湖南日报12月11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周娉)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血管舒张则能治疗疾病,避免恶化。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获悉,湖南大学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在人造细胞生理效应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构建了一种产生一氧化氮的人造细胞,具有血管舒张的生理效应,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学)上。
现有的血管舒张治疗,是通过注射血管舒张小分子药物。论文通讯作者、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刘剑波介绍,该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微纳组装技术构建的人造细胞具有智能响应等细胞仿生功能,此次构建的这种人造细胞在体内葡萄糖的介导下具有一氧化氮产生功能,目前已通过体外实验和活体动物实验验证一氧化氮的血管舒张生理效应。该进展为人造细胞微纳器件的智能构建与诊疗应用提供可能,日后有望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这种人造细胞进入人体,起到血管舒张的效果。
据悉,在省科技厅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支持下,近年来湖南大学承担了一系列以动物模型为载体的交叉复合技术研发省级科研项目。围绕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探索解决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深化人造细胞生理效应研究方面,科技人员开展了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获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有力支撑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